水肥一體化技術,距農民還有多遠
發布時間:2020-10-21 17:18:10 瀏覽次數:
一、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基本概念
作物生產的目標是用更低的生產成本去獲得更高的產量、更好的品質和更高的經濟效益。從作物的生長要素來看,其基本生長要素包括光照、溫度、空氣、水分和養分。在自然生長條件下,前三個因素是人為難以調控的,而水分和養分因素則可人為調控。因此,要實現作物的較大生產潛力,合理調節水肥的平衡供應非常重要。
在水肥的供給過程中,有效的供應方式就是如何實現水肥的同步供給,充分發揮兩者的相互作用,在給作物提供水分的同時很大限度地發揮肥料的作用,實現水肥的同步供應,即水肥一體化技術。那么,什么是水肥一體化技術呢?狹義講,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,由灌溉管道帶到田間每一株作物,以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。如通過噴灌及滴灌管道施肥。
二、農業水肥一體化技術成本構成因素
1、設備:水肥一體化技術需要灌溉設備和施肥設備做基礎。灌溉系統的設備包括水泵、過濾器、施肥設備、管道、滴頭、噴頭、控制器、閥門等。灌溉系統可以手工操作,也可以自動化控制,自動化控制的程度有高有低。
2、水源工程:灌溉系統的水源有河水、井水、水庫水和池塘水等。有些水源工程需要修渠引水或管道引水,有些需要挖井,有些需要建蓄水池。水肥一體化設備.水質好壞又決定了過濾系統的復雜程度。含泥沙的河水、井水通常需要多級過濾,過濾器大小、種類和自動沖洗功能決定著過濾系統的成本。
3、種植方式:不同作物種植方式不同,會決定設備的數量。比如蘋果種植的行間距比香蕉大,在用滴灌的情況下,香蕉單位面積所用滴灌管的數量是蘋果的兩倍多。葉菜類蔬菜種在田間用噴灌系統,種在溫室用微噴系統,后者的單位面積投資顯著大于前者。
4、土壤:土壤質地也會影響系統成本。在同樣面積的土壤上應用滴灌系統,沙土要求使用流量較大的滴頭,而粘土要求流量小的滴頭。
5、設計:綜合土壤、作物、設備等多種因素而完成的灌溉系統的設計可以使投資小,使用效果好。相反,沒有經過科學設計的灌溉系統通常浪費投資,如灌水器間距過大或過小,輸水管道過大或過小,材料規格等級過高,噴灌強度大于土壤入滲速度,水泵功率過大或過小等,運行后不合理再重新安裝或修補。
6、利潤:水肥一體化由于我國設施灌溉的農田面積比例還相當低,灌溉產品的生產數量少,廠家少,目前還未形成規范的市場。
7、面積:面積大小也會影響成本。比如,一套首部系統(水泵、過濾器、施肥器等)通過設置輪灌區可以使首部系統利用效率達到極致,面積越大,單位面積的首部成本越低。如果面積小,首部系統閑置時間多,利用率低,相應地增加了成本。
8、肥料:灌溉系統中肥料的使用方法和肥料質量也與成本有關。如果要求控制肥料濃度,則必須購買較貴的施肥設備,反之,則可以用簡易的施肥設備。所用的肥料可以是市售的普通肥料(如尿素、氯化鉀等),也可以是專用肥料(如水溶肥);可以是進口肥,也可以是國產肥。它們都會表現出價格上的差異。
作物生產的目標是用更低的生產成本去獲得更高的產量、更好的品質和更高的經濟效益。從作物的生長要素來看,其基本生長要素包括光照、溫度、空氣、水分和養分。在自然生長條件下,前三個因素是人為難以調控的,而水分和養分因素則可人為調控。因此,要實現作物的較大生產潛力,合理調節水肥的平衡供應非常重要。
在水肥的供給過程中,有效的供應方式就是如何實現水肥的同步供給,充分發揮兩者的相互作用,在給作物提供水分的同時很大限度地發揮肥料的作用,實現水肥的同步供應,即水肥一體化技術。那么,什么是水肥一體化技術呢?狹義講,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,由灌溉管道帶到田間每一株作物,以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。如通過噴灌及滴灌管道施肥。
二、農業水肥一體化技術成本構成因素
1、設備:水肥一體化技術需要灌溉設備和施肥設備做基礎。灌溉系統的設備包括水泵、過濾器、施肥設備、管道、滴頭、噴頭、控制器、閥門等。灌溉系統可以手工操作,也可以自動化控制,自動化控制的程度有高有低。
2、水源工程:灌溉系統的水源有河水、井水、水庫水和池塘水等。有些水源工程需要修渠引水或管道引水,有些需要挖井,有些需要建蓄水池。水肥一體化設備.水質好壞又決定了過濾系統的復雜程度。含泥沙的河水、井水通常需要多級過濾,過濾器大小、種類和自動沖洗功能決定著過濾系統的成本。
3、種植方式:不同作物種植方式不同,會決定設備的數量。比如蘋果種植的行間距比香蕉大,在用滴灌的情況下,香蕉單位面積所用滴灌管的數量是蘋果的兩倍多。葉菜類蔬菜種在田間用噴灌系統,種在溫室用微噴系統,后者的單位面積投資顯著大于前者。
4、土壤:土壤質地也會影響系統成本。在同樣面積的土壤上應用滴灌系統,沙土要求使用流量較大的滴頭,而粘土要求流量小的滴頭。
5、設計:綜合土壤、作物、設備等多種因素而完成的灌溉系統的設計可以使投資小,使用效果好。相反,沒有經過科學設計的灌溉系統通常浪費投資,如灌水器間距過大或過小,輸水管道過大或過小,材料規格等級過高,噴灌強度大于土壤入滲速度,水泵功率過大或過小等,運行后不合理再重新安裝或修補。
6、利潤:水肥一體化由于我國設施灌溉的農田面積比例還相當低,灌溉產品的生產數量少,廠家少,目前還未形成規范的市場。
7、面積:面積大小也會影響成本。比如,一套首部系統(水泵、過濾器、施肥器等)通過設置輪灌區可以使首部系統利用效率達到極致,面積越大,單位面積的首部成本越低。如果面積小,首部系統閑置時間多,利用率低,相應地增加了成本。
8、肥料:灌溉系統中肥料的使用方法和肥料質量也與成本有關。如果要求控制肥料濃度,則必須購買較貴的施肥設備,反之,則可以用簡易的施肥設備。所用的肥料可以是市售的普通肥料(如尿素、氯化鉀等),也可以是專用肥料(如水溶肥);可以是進口肥,也可以是國產肥。它們都會表現出價格上的差異。
